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报告,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发出了“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
殡葬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当有所作为,并且大有可为。
“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正是殡葬行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中华民族素以悠久的文化传统,高尚的人伦道德著称于世,其中孝道,更是炎黄子孙崇高美德的精髓。
孝道文化延伸到殡葬领域就形成了以“追思先人”为核心的殡葬文化。
我国经过二、三十年的现代殡葬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人们的观念有了一定的改变,实行遗体火化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目前,草坪葬、树葬、鲜花葬等生态的安葬方式逐渐被部分人群接受,传统的祭扫方式已发生了改变。
“文明祭扫,生态安葬”是人类殡葬行业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殡葬改革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实现人们追求环境生态化的良好愿望。
因此,我们建议:
第一,以政策为导向
采取相应的费用减免政策,鼓励生态安葬,合理调整基本殡葬服务减免补贴标准,对生态安葬的家属实施奖励,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草坪葬、树葬、鲜花葬等生态安葬活动。
至少,应先在公墓划定一片区域,做为生态安葬活动试点区域,配套实施一定奖励政策,试点开展生态安葬,积极探索和积累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开打下坚实基础,做好正面舆论导向。
第二,以设施为支撑
根据殡葬事业发展需要,加强殡仪馆、骨灰堂、公墓等殡葬设施建设,保障群众的殡葬需要,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殡葬救助保障体系。
第三,以管理为重点
加强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的管理,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完善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坚决纠正以次充好、强买强卖、违规收费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大殡葬执法力度,依法取缔非法公墓,严禁兴建宗族墓地,坚决查处乱埋乱葬。
第四,以宣传为先导
充分利用清明节期间社会关注殡葬工作的有利时机,积极响应和牵头做好“主题宣传月”活动,精心制定宣传工作方案,突出“文明祭扫,生态安葬”的宣传主题,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努力营造广大群众参与和支持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
提倡文明祭扫、生态安葬,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的殡葬新风,坚持不懈的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第五,发挥带头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党员干部要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
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 我们相信生态安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经过整个殡葬行业的不懈努力,终将得到广大群众和全社会的认可。
“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蔚然成风!
墓地服务咨询热线: 024-66687779 / 024-66688236 ,欢迎各界朋友来电详询。